文/小兒科 宋家瑜 主治醫師
嬰兒血管瘤是常見的嬰兒良性腫瘤,影響大約2-5%嬰兒;好發於女嬰、雙胞胎、早產兒或低體重新生兒(尤其小於1000克)。
●嬰兒血管瘤好發於頭頸部 典型嬰兒血管瘤通常在出生時不明顯、於出生後幾周內出現,在六個月大以前快速成長,大多在一歲時達到穩定,之後開始慢慢消退,可能留下皮膚顏色不均、皮膚萎縮、疤痕組織等痕跡。嬰兒血管瘤好發於頭頸部,但也可能發生在身體其他部位,可能的併發症包括出血、潰瘍、呼吸阻塞、視覺聽覺障礙、及心臟衰竭等。
●一歲前是治療黃金期 雖然大部分的血管瘤會退化甚至消失,但每個人的病程差異大,因此是否需要治療以及採用什麼治療方式,需要針對不同人選擇適當的方式。一歲以前是治療的黃金期,針對較小而表淺的血管瘤,可以擦拭Timolol藥水;而針對較大且較深層的血管瘤,則可使用口服Propranolol為第一線治療,除非有不適合使用propranolol的情形或者使用後有不良反應,則可考慮改以類固醇治療。
●非典型血管瘤併發症可能造成生命危害 若是非典型的血管瘤或出現有以下狀況,包括會造成生命危險的併發症、影響器官功能、易產生皮膚潰瘍、可能合併有其他結構異常或症候群、可能造成永久的疤痕影響外觀,需要盡早至兒科作評估與治療。
圖:需要評估治療的嬰兒血管瘤如圖示(參考資料及圖片取自美國兒科醫學會期刊PEDIATRICS Volume 143, number 1, January 2019:e20183475)


瀏覽次數:8353
|